配资门户官方网站查询 从文艺复兴到新印象派,在成都逛完500年欧洲油画史
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报道配资门户官方网站查询
热爱欧洲艺术的观众这个暑期可以在成都大饱眼福。北边成都美术馆的都灵大展刚开幕没多久,南边的广汇美术馆又开启了欧洲古典油画艺术展。两展一南一北,共同筑起一条理解西方绘画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立体认知通道。
艺术展海报
8月15日下午,“历史的臻典·欧洲古典油画艺术展”在成都广汇美术馆开展。展览以165件珍贵原作,重现从文艺复兴到新印象派的完整艺术谱系,时间跨度近500年。
展览按艺术时代共分为三大板块:壮美优雅的巴洛克与洛可可时代、激烈碰撞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时代,以及视觉盛宴的印象主义时代。华托、弗朗索瓦·布歇、透纳、列宾、雷诺阿、罗丹等艺术名家作品逐次呈现。
华托《向塞浦路斯岛出发》
布歇《钓鱼的小男孩》
第一章节从巴洛克的豪迈壮美到洛可可的精致优雅,不仅展现了艺术风格的演变,更折射出欧洲社会精神气质的深刻变迁;第二章节来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,这两种看似对立却同样深刻的艺术运动,共同推动了艺术的繁荣;第三章走进印象主义,展览试图重现19世纪那场“视觉革命”:艺术家们以短促的笔触记录瞬息天光,用未经调和的纯色描绘视觉的真实。
广汇美术馆运营总监丁奋起在导讲展览时提到,本次展览具有知识类、系统性、科普性等特征,展览作为跨越500年时间长度系统油画展,对各个典型艺术时期的典型作品均有涵盖,具有科普意义。一部分作品的绘画材料、画布以及装裱方式等鲜少在国内展览看见,具有珍贵的价值。
距今约500年的瓦尔肯伯奇《家园的路》
丁奋起向记者介绍了位于展览开篇的德国画家瓦尔肯伯奇《家园的路》这幅作品,特色在于画作使用玳瑁制作画框,且在木板上作油画,采用的是蛋彩画的方式。画作距今约500年,但保存非常完整,观众可以极为直观地与这幅500年前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近距离接触,甚至能看到画框上的虫蛀。此外,展览还有珍贵的铜板油画,也在寻常展览中难以看见。
丁奋起还提到展览的另一大特色是东西方的文明互鉴。展览中的许多艺术风格和名家,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也产生了同样影响,例如直接影响到林风眠艺术创作的印象主义。而在展览结尾处,法国画家洛努瓦的《剧场》正是用西方的风格描绘了东方的剧院后台场景。
本次展览展期至9月14日配资门户官方网站查询。
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